大葉欖仁

 

學名

Terminalia catappa L.

別稱

雨傘樹、枇杷樹

科名

使君子科

特徵

  

  落葉喬木,根系發達,老株常有顯著板根出現。側枝長且水平伸展,有股清新脫俗的風味;葉片很大,倒卵形,叢生枝條頂端,基部常有一對蜜腺,掉落前轉紅;核果扁橢圓形,兩邊具有龍骨狀突起,能浮於海面上,藉漂流散布各地。

 

生活映象

 

1.冬季的驚艷,顧肝的良葯-

  欖仁樹喜歡高溫和陽光充足的環境,既耐風、耐濕也耐塩

,適合生長在海岸第2線;恆春半島墾丁至鵝鑾鼻一帶,是它的大本營。其春天時的嫩綠新芽,夏天時的滿樹青蒼,已夠令人叫絕了;沒想到時序一進入秋冬,那寬大似提琴狀的葉片竟慢慢轉紅再掉落,令人不得不為它生命的終點,再做最後的駐足呢!其掉落的老葉含鞣質,能消炎退火,所以民間盛傳以其變紅之落葉沖泡茶水飲用,具保肝、養肝的功效,故落葉遍地的景觀,在欖仁樹下是不易發現的。原來,凋零也是一種價值

。雖然紅葉為蕭瑟的冬季帶來了驚艷,但吃太多會使腸胃不易蠕動,造成消代不良,所以凡事適可而止,才是健康之道。

 

 

2.經濟樹-

  欖仁的果實呈扁圓形,狀似橄欖子般,果皮含鞣質,可作黑色染料,如墨水;內果皮堅硬,不但具纖維質,且含充氣組織,能浮於海面,漂流至遠處散佈、繁衍後代。種仁則含豐富油脂,可生食、烤食或水煮,是海邊居民常食用的野果之一。木材質地細緻、堅固,可供建築或製造器具,恆春附近居民用它來製牛車之車輪。而夏天如綠巨人般的遮陽大傘,秋冬時的紅葉高掛,也使它成為公園、綠地或各機關學校的新寵兒;但因其嫩葉是毛毛蟲的至愛,所以在樹下走動嬉戲時需格外小心

,以免遭蟲吻而致皮膚過敏紅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