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全身都是寶-
白色假種皮含蠟油,稱為皮油,可製成蠟燭或肥皂;黑色的種子可提煉出透明清油,供製燈用油、塗料油、潤滑油,將其磨成粉,則可調和麵粉製成各種食品;葉為黑色染料,早期原住民更以烏桕葉子搗汁內服,具消炎解毒功效;樹幹可當材薪使用,是農業時代的經濟樹種;但皮膚容易過敏者,勿碰觸其乳汁,以免引起紅腫、糜爛等不良反應。
2.騷人墨客的愁思-
烏桕會反映時序的更替,當氣溫降低,葉片便隨之變紅、掉落,它的紅葉總勾起了詩人淡淡的愁緒與感傷,自然而然成了詠頌的對象,例卓肇昌的《東港竹枝詞》:「漠漠湖東氣倍涼,平蕪春浸碧河長。前村落盡烏桕葉,無數人家在夕陽。」宋朝詩人林逋的詩詩句:「巾子峰頭烏桕樹,微霜未落已先紅
。」而張繼的《楓橋夜泊》更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一首詩,使原本外貌平淡無奇的寒山寺也因而大享盛名;但據考證的結果,姑蘇城當地並沒有栽植楓樹,而是成排的烏桕,因此,推論詩句中的“江楓漁火對愁眠”,應該是詩人誤把紅葉的烏桕當作楓葉的緣故。
3.旋轉的年代-
陀螺是農業社會時代,孩子的主要玩具之一,「一樟,二瓊,三埔姜,四苦苓(苦楝)」,就是當時製作陀螺樹種的優劣排序。「瓊仔」即烏桕,是僅次於樟木的好木材,在旋轉的律動中,為許許多多的孩子譜下了一圈又一圈的童年記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