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 梔

 

學名

Plumeria rubra L.

別稱

雞蛋花、鹿角樹

科名

夾竹桃科

特徵

  落葉喬木,全株受傷時皆會流出有毒的白色乳汁;枝粗壯

,多雙叉分枝(有時三叉);葉集聚枝端,尾端有突尖,主脈、側脈都很明顯;老葉掉落後,會在莖上留下明顯的葉痕。花頂生,有白色、紅色、紫紅色;果實為蓇葖果,種子有翅。

生活映象

1.庭園的寵兒-

  緬梔原產地在墨西哥,荷蘭人於1645年間引入台灣,花香如梔子,故稱為「緬梔」。(濃郁的香氣只適合隨風飄送,不適合近處聞之,因「近則惡矣」)花的香味可維持數日,是古時台灣人最喜栽植的花木之一;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中有這檥的描述:「青蔥大葉似枇杷,臃腫枝頭著白花,看到花心黃欲滴,家家一樹倚籬芭。」好個家家一樹倚籬芭,可見緬梔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了。

 

 

2.熱情的邀約-

  夏威夷人善用花朶中心的小孔,將其串成花環,作為迎賓的獻禮;年輕的姑娘更喜將其別在髮際,增添嫵媚;每年總能吸引無數的觀光客到此享受浪漫的異國風情。

 

 

3.豐富的聯想力-

  緬梔這個名詞給人的感覺是陌生且不易記憶的,但「雞蛋花」或「鹿角樹」則貼切多了。仔細瞧瞧鵝黃的花朶,是不是像極了剖成兩半的白煮蛋呢?這就是「雞蛋花」名稱的由來;而2∼3月間,葉片落盡,光禿肉質且二叉或三叉的樹枝,更猶如鹿角般的的崢嶸,所以又稱為「鹿角樹」。雞蛋花也罷,鹿角樹也罷,相信只要一次的邂逅,它就能令你過目不忘了。